专业定制实木复古匾额
网站地图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 联系我们

150-8700-7976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牌匾知识 > 匾额百科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11:05:13 浏览次数:

说到“刻”这个字,大家都很熟悉,但关于它的深层含义和不同用法,你又能了解多少?现在,我们就一起来探寻“刻”字的奥秘。

雕刻本义

“刻”这个字原本是用来描述在木头上进行雕刻的动作。《说文解字》一书中解释,“刻”就是雕刻的意思,《尔雅·释器》一书中也明确记载,“木”被称作“刻”。比如,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中提到,“二十四年春,刻其桷,皆非礼也”,这里的“刻”是指对桷这种木制构件进行雕刻。在古时候,木雕技艺广泛流传,工匠们凭借卓越的技艺,使得木材重获新生,散发出勃勃生机。

多材雕刻

“刻”这项技艺,并不仅限于对木料进行加工,它同样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材料。在宋代,沈括在其著作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中,详细介绍了在胶泥上进行雕刻的具体方法;而在清代,姚鼐在《登泰山记》一书中,描绘了他在泰山所见道路两旁的石刻景象;到了明代,魏学洢在《核舟记》中,生动地描述了核舟上的雕刻艺术,右侧刻有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”,左侧则是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”。如今,雕刻的物料种类越来越多,制作印章、用刻刀进行雕刻等活动已经变得很常见。

绘饰之意

“刻”字除了代表雕刻,还涵盖了绘画和修饰两层意思。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中记载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”,这里的“刻画”实际上是指描绘。古时候的文人热衷于刻句,即对词句进行精心的琢磨和打磨;在建筑领域,“刻桷”则特指那些装饰性的方椽。文人通过刻章琢句来提升文章质量,这反映出他们对文字修饰的重视程度。

划割用法

“刻”这个字有着多重含义,它可以表示刻画或切割的行为。比如,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用工具在蜡板上刻画出图案。又比如“刻截”,它指的是将某物切断;而“刻漆”则是指对漆面进行切割。在过去,割漆工人在特定的时节里,会熟练地运用工具切开漆树,从中收集漆液,这种操作正是“刻”这一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。

严格要求

“刻”这个字眼代表的是严谨。比如,刻己指的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;刻求则是指对方或自己受到严苛的对待;刻责也是一种严谨的态度;刻绳则是指严格的限制。在古代,很多人抱着刻己的心态去修身养性,持续进步,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。

时间相关

“刻”仍旧作为时间的一个计量单位,其数值等于一小时的四分之一。明代文人李渔在其作品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中提到:“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。”现在我们常说的“六点一刻”,就是利用“刻”这个单位来指明具体的时间点。在古代,由于计时工具相对简陋,“刻”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时间记录和表述的便捷性。

在咱们日常生活中,大家是否感受过“刻”这个词的多样应用?您认为哪一种用法最为引人入胜?不妨点个赞、转发这篇文章,然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。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阅读